登录| English| 开通人数:1739

团队检索

请输入团队:

新型智能流控元件与装备及液压系统群智能控制与可靠性评估团队


团队介绍:2010年至今,本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18项,企业委托攻关项目86项。撰写专著、手册以及教材共25部,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出版基金资助三部、十二五重点图书2部,其中著作《土压平衡盾构电液控制技术》获得第四届中国政府出版奖图书奖。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320余篇。授权专利131项,其中发明专利71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主持参与多个国家标准的制定。获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三等奖各5项。 本团队在新型智能化流控元件及装备、液压系统群智能控制及可靠性评估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与创新,研发了高铁、船厂、钢铁冶金和航空航天用大型自行式液压载重车等重大新产品项目。近五年完成了Y20、C919大飞机中机身运输车的研制,发明了世界最大的巷道重载液压平板车及系列产品,解决了千吨级大型桥梁施工装备多车联合作业及协同控制、重载大惯量多构型箱梁架设装备设计与控制等技术难题,研制出900吨至2700吨提、运、架全系列国内外首台套千吨级架桥装备,成功解决大型桥梁装备高精度、高效率架设难题。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新型智能流控元件与装备及液压系统群智能控制与可靠性评估。团队依托学院机械工程国家一级学科,把新型多功能融合智能化海水液压元件及装备、多车并联大型运输装备智能控制、基于产学研伙伴应用相关技术生产的大型成套装备出口53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市场占有率超82%,创造了数十亿的经济效益,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跨越式发展,产品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相关成果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岩土工程


团队介绍: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比较活跃的一个学科方向,其发展潜力巨大,在国家大力投资基础建设的大背景下,高速铁路、城市轻轨、地铁以及跨海隧道等重大工程建设中,岩土工程所遇到的技术问题和科学问题均给工程领域带来了巨大挑战,很多未知的奥秘和科学规律还需进一步探索,涉及的理论和计算方法仍不成熟。从事岩土工程的科学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内在动力和外部因素均是发展的有利因素。 本方向现有教师6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本方向在校研究生有50多名,十几年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学研相结合,承担了二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项目,一百余项横向项目,培养了岩土工程方向本科生五百多名,硕士生二百余名。主要研究方向: ①多、高层建筑上部结构、基础及地基共同作用理论研究;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复杂地质情况的数值计算分析 ②岩土工程领域的岩土力学基础理论与数值分析、岩土工程测试理论与技术、地应力测量与地应力场分析、地下工程开挖与支护优化设计、岩土工程加固理论与技术、工程地质灾害分析预测与防治、岩土力学非线性理论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③软土地基变形特性与损伤演化、地基处理优化设计、深基坑信息化施工 ④桩-土-结构物共同作用、深基础工程的理论、试验、数值分析研究 ⑤边坡工程灾变机理与计算


机器人装备与智能柔性系统科研团队


团队介绍:“机器人装备与智能柔性系统科研团队”,先后主持完成3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企业高新技术合作项目,科研成果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团队在机器人机构学基础理论、并联加工机器人与多维力测量技术、调姿与可展天线机构创新设计与分析、重型机器人与机电集成技术、航空航天辅助装备研发、仿生与软体机器人等6个方面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与全国各地多家企业院所进行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显著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


非线性振动与电磁固体动力学团队


团队介绍:本团队长期致力于开展非线性振动研究方法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多物理场条件下结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资助下,针对磁固耦合系统理论建模、复杂运动结构振动机理及稳定性、机电系统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发表于《力学学报》、《Nonlinear Dynamic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在非线性振动及动力稳定性、分岔与混沌理论及应用、结构磁固耦合动力学、机电耦联系统动力学、高速运动结构非线性振动及控制、薄壁结构颤振机理及随机振动、新型与智能材料结构耦合振动行为、先进材料与构件的设计及服役性能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新能源材料实验室


团队介绍: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共119条  14/14 
下页尾页